李斯特菌,不少人乍一看,可能都会发出“李斯特菌是什么鬼”如此的疑问。可以说,不少人对于李斯特菌的认识并不多,甚至不了解如此一种细菌的存在,但事实上这种细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可以通过食物感染人体,导致疾病,特别是夏季时节,细菌繁殖快,大家喜欢吃冷冻东西,更容易在不注意之中感染到李斯特菌。那样,什么是李斯特菌?怎么样防止感染李斯特菌呢?
“冰箱杀手”——李斯特菌
什么是李斯特菌?
李斯特菌在环境中无处不在,在绝大部分食品中都能找到李斯特菌。
李斯特菌是一种兼性厌氧细菌,为李斯特菌症的病原体。主要以食物为传染媒介,是最致命的食源性病原体之一。
肉类、蛋类、禽类、海商品、乳制品、蔬菜等都已被证实是李斯特菌的感染源。它与其他细菌不同,在冰箱的冷藏温度下仍可以成长繁殖。
甚至在-20℃的冷冻室内也能存活1年,因此又被叫做“冰箱杀手”。除此之外,它还有耐干燥、耐高盐环境的能力。
由李斯特菌引起的人类疾病称为“李斯特菌病”。在感染后3-70天出现症状,健康成人个体出现轻微类似流感症状。
新生儿、孕妇、免疫缺点病人表现为呼吸急促、呕吐、出血性皮疹、化脓性结膜炎、发热、抽搐、昏迷、自然流产、脑膜炎、败血症直至死亡。
不少状况下,当出现胎停、流产和新生儿死亡,患者根本想不到和当初的“感冒”有哪些关系。
什么人易感染?李斯特菌感染人类的概率并非非常高,绝大部分免疫功能正常的人吃了被李斯特菌污染的食物也不会得病,或只有轻微的流感样症状和胃肠道症状,非常快就能自愈。
但孕妇、新生儿、老人和免疫功能低下的人最易感染李斯特菌。孕妇感染李斯特菌的概率比正常人高20倍,一旦感染,后果可能非常紧急,特别是在怀孕的前中期。
依据世界各国的文献数据,孕妇假如感染单增李斯特菌,流产的比率大约在30%左右,新生儿的症状多为败血症、脑膜炎,死亡率高达30%~70%。2000~2009年,中国大陆记录在案的新生儿单增李斯特菌感染25人,56%死亡。
怎么样应对李斯特菌?
入口食物要熟透:李斯特菌抗寒但怕热!食用食物之前,必须要把食物彻底煮熟了才能吃,必须要把食物彻底煮熟。尤其是高危人群,不要吃未经巴氏消毒或未煮熟的生乳及其乳制品,防止吃软奶酪。
冰箱摆设生熟分开:冰箱内的生食和熟食必须要分开存放。
冰箱只放七成满:放在冰箱里的食物或容器间要留出空隙,才利于冷空气流通,确保温度达标,所以不适合过满。
冷藏食物不要超越3天:李斯特菌不怕冷,可以在冰箱的低温环境下繁殖,所以冷藏区存放的熟食最好不要超越3天,食用前需要充分加热后再吃。
冰箱要清洗,食物要清理:建议冰箱至少每一个月要清洗一次,冰箱里的食物也要即便清理,存放过久的食物最好不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