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家用电器有危险等级,你感觉什么家用电器更危险?
我们觉得,风险较大的一类商品如电热水器,紧急时甚至可能威胁用户生命和财产安全。
中国家电协会电热水器专委会委托第三方测试机构针对电子商务平台不合理价格范围内的超底价电热水器商品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不容乐观。
在此次调查购置的28组不同型号的样机中,涉及品牌27个,生产单位21家,单价最低148元,最高368元,均价253元,最后经第三方测试,合格率仅为7.1%,而其他9成商品均不合格。
不合格电热水器常见存在的第一大问题是巨大的安全隐患,由于电热水器供用户平时沐浴用,他们天天或者每周几次要接触用户,因而安全维度的紧急性被列为测评中优先考虑事情。这主要涉及商品的标识和说明,电源连接和外部软线与接地手段等。
CCC认证是电器商品市场准入的基本门槛,也是保证买家人身安全的最基本需要,但取样商品中,有6台商品CCC认证证书外形存在问题,4台商品的CCC认证证书被撤销或中止,还有一台完全没CCC信息,另有一台无备案信息。
除去CCC证书,测试机体结构发现,电源软线纵向位移偏差问题常见存在,而电热水器有关国家标准规定,商品电源线位移不应超越2毫米,不然用户一拉电源线,便可能导致内部连接线的掉落,甚至导致漏电,结构缺点会导致紧急安全隐患,而此次取样不合格商品中,电源线位移远超这个标准。测试中,便有商品电源软线从固定地方滑出的现象。
不合格商品中,容量虚标是第二大问题,在抽样的不合格商品中92.3%存在容量虚标问题,容量偏差30%的样机为20台,容量偏差大于40%的样机一台,其中一款标称额定容积40升的电热水器,实质测得容积仅23.9升。容积的偏差主要影响买家沐浴体验,譬如买家觉得40升商品能满足家庭的沐浴需要,实质只有20余升,洗一半水不热了,此类商品若充斥市场,带来的是买家对电热水器行业商品体验的不好的印象。
这类不合格商品虽然张贴有一级或二级能效标识,但实测发现相差甚远,其中低于5级能效的商品25台,还有5台更是远低于5级能效,根本不拥有上市销售资格。
在不合格商品中,有标称24小时固有能耗系数为0.7的商品,实测值仅为0.976,24小时固有能耗系数反映了电热水器商品的保温性能,指的是在不用电热水器的状况下,将水温保持在设置温度实质需要的能量与标准限定的能量之间的比值,这一比值越低,说明商品保温成效越好。
买家加大品牌意识,不要贪图实惠,应在合法途径购买合法厂商生产的电热水器,除此之外还应做到请专业工人安装,不私改电路等。